湛江的红树林(我与一座城)
在中国大陆南端的雷州半岛,有一座城市以“红树林”闻名,它就是我的家乡广东湛江。
前不久,我和朋友来到湛江麻章区湖光镇的金牛岛红树林片区,细细品味“海上森林”的魅力和傍海而居的诗意。一行人乘船穿行在密密匝匝的红树林里,近距离观赏红海榄、白骨壤、桐花树、秋茄和木榄等红树品种,船随岛转,树映眼帘,仿佛置身于“树在海里,人走林间”的梦境中。
人与城的缘分,常常从第一次接触开始。1987年我参加高考,从乡下来到湛江城读书,学校就在麻章区(当时是郊区)。班上一位同学家住湖光镇,曾带我们去他的村庄看海边的红树林,那是我初次感受红树林扎根大海的壮美。
【资料图】
毕业后,我留在湛江,被分配到一家省属驻湛单位工作。因业务需要,经常奔走在单位与港口之间,蔚蓝的海水、高大的龙门吊、满载货物的巨轮以及在红树林上飞翔的白鹭,都成为常见的风景。
湛江市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也是一座宜居宜业的海滨城市。20世纪80年代,赤坎与霞山两区面积不大,南北长,东西窄,且相距较远,湛江开发区才刚刚起步。参加工作3个月后,我买了一辆单车,每逢周末,就骑车到市区各处逛。当时连接赤坎区与霞山区的大道有3条:摇曳着椰子树和棕榈树的海滨大道,开满紫荆花的人民大道,以及长着一排排木麻黄树的霞赤路(后改为椹川大道),我的单位就位于霞赤路与机场路交会处。
早上,向北骑行到赤坎老街寻访旧时光,逛中山路、南华广场,又沿着民主路骑行,到达广州湾商会会馆旧址,再穿过和平路骑楼建筑群,在幽静的古巷里摇响清脆的铃声,看映在墙上的斑驳影子。下午,向南骑行到霞山,霞山旧称西营,濒临海湾。从单位出发顺坡而下,过海头,经大楼,再到东风街,那是湛江最热闹的地方。
与赤坎、霞山隔海相望的坡头区,当时交通非常不方便,人员和车辆往来需要在平乐渡口排队搭乘轮渡过海。有时我去坡头办事,或者去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同学,为图方便就曾多次冒着风浪乘坐小船颠簸过海,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。
如今,湛江海湾大桥长虹卧波,飞架大海之上,使得坡头区与霞山区连在了一起,一改交通不便的历史。随着海东新区的成立以及调顺跨海大桥的通车,坡头区已成为湛江投资开发建设的新热点。
几十年一晃而过,每当看到矗立在人民大道的“风正帆悬”雕塑,我都心生感触。这座寓意着“乘风破浪,直挂云帆”的地标性建筑,以前看来是“巨无霸”,因为周围空旷,除了一家酒店,还没有其他高层建筑物。如今,湛江海关等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大道上车水马龙,城市空间变得充盈饱满。那些生长在沿岸滩涂上杂乱无章的红树林,经过多年的修复和治理,也变得葱郁漂亮、精神抖擞起来。
以前,有外地朋友来湛江,我就陪他去东海岛的“龙海天”看大海和沙滩。如今,“海在城中,城在海里”的城市发展理念愈发明朗,阳光、沙滩、浪花和海鸟,这些魅力无穷的海景就在家门口。湛江打造出3条观海长廊:霞山区的金海岸观海长廊、赤坎区的金沙湾观海长廊、坡头区的东海岸观海长廊,每一条观海长廊都建有栈道,栈道一直伸入逶迤繁茂的红树林,与海天相接,与碧波相连,让人一饱眼福。
金沙湾一带更是成为湛江的城市新名片,不仅有观海长廊,还有海滨浴场、海上运动中心等,我常来这里休憩游玩。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,白天在各自的岗位上奔忙,黄昏时分就踩着长长的灯影,徜徉在长长的观海长廊。月亮从红树林上缓缓地升起,面前的大海泛着闪闪的银波。如果海风也长着耳朵,听到的大多是情话,椅凳上坐着肩靠肩的情侣,就像是两朵依偎着的浪花。海风吹来,有人抱着吉他,正在弹奏着《爱上这片海》,全身心地陶醉在海天一色的月光里。
在湛江,我常能感受到,大自然的馈赠是多么的珍贵!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、护岸固堤、净化海水与空气的能力,被誉为“海岸卫士”。近年来,湛江大力实施“绿美湛江”生态建设,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,走出一条生态优美、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。目前,湛江红树林面积恢复到9958公顷,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3%,湛江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红树林之城”。
晚上,我又沿着金沙湾观海长廊散步,看星光下的大海,看夜色中的红树林,看灯火中的沿岸风光……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8月12日 08 版)
标签: